牙周病在台灣簡直是流行病的等級,90%以上的成年人都有牙周問題,其中80%以上罹患牙周病,50歲以上的族群牙周病盛行率更高達86%,因為初期牙齒沒有明顯疼痛容易被忽略,若不及早治療,日後治療難度和費用都會大幅增加。
文章導覽
Toggle牙周病是什麼?怎麼形成的?
牙齒周圍的組織發生細菌感染的疾病即稱為牙周病,而這些組織包含了牙肉、牙骨質和牙周韌帶,這些組織都具有支持牙齒的功能,一旦受到破壞,支持牙齒的功能都會受到影響,嚴重時會造成牙齒鬆動或掉牙。
牙周病的主要成因是因為口腔細菌沒有徹底清潔,細菌持續堆積在牙面、牙縫間還有牙肉邊緣,形成鬆軟的薄膜即為牙菌斑,牙菌斑長期在口腔內造成持續性發炎,破壞牙周組織,久而久之就形成牙周病。
牙周病常見症狀有哪些?
下面這5大狀況是常見的牙周病症況:
- 牙齦出血與腫脹:刷牙或咬硬物的時候容易出血,牙齦紅腫疼痛且容易敏感
- 牙齦萎縮:牙周長期發炎導致牙齦萎縮,牙根裸露在外,使牙齒看起來好像變長了
- 牙齒鬆動甚至掉牙:牙骨被破壞後,骨頭支撐不住牙齒,嚴重的話牙齒會脫落
- 口臭:由於牙周囊袋的細菌增生,導致口腔出現明顯異味,一開口講話就讓人倒退三步
- 全身健康風險:研究已證實牙周病和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、呼吸道疾病有關
其他如牙縫變大、牙齒位置改變、咀嚼無力等,這些也都是牙周病前期常見的症狀,如果有上述這些狀況,務必及早就醫治療,免得越拖越嚴重。
牙周病該如何治療?
牙周病一旦發生就無法根治,只能透過控制病情來避免復發,主要治療手段有下列幾項:
- 洗牙:清除附著在牙齒上的牙結石和牙菌斑
- 藥物治療:可能用吃的,也可能將藥注入牙周囊袋,以控制發炎情形
- 採用水雷射深入牙周囊袋,深層清除牙結石和牙菌斑
- 牙周翻瓣手術,局部麻醉下切開牙齦,徹底清除牙結石並修整齒槽骨
- 牙周再生手術,在牙骨缺損處使用骨粉或再生膜等材料,重建流失的齒槽骨和牙周組織
其餘治療方式,則要依醫生評估病患的牙周狀況,給予相對應的治療,但有些治療健保沒有給付,須事前和醫生確認。
牙周病該如何預防?
絕大多數的牙周病可以透過控制牙菌斑來預防,而控制牙菌斑最好的方式就是「好好刷牙」,牙刷記得每三個月就要更換一次,並使用牙線徹底清潔牙縫,定期到牙醫診所做檢查,目前健保有提供半年一次的洗牙,不要錯過自己的權益。
此外,不吸菸、提高身體免疫力、充足睡眠等也都是預防牙周病的重要工作,牙齒很珍貴且要陪伴你一輩子,務必好好珍惜它。